18320318194

数字孪生赋能巨灾决策:多源感知-情景推演-动态优化三级联控

发布日期:2025-06-20

点击量:25

2025年4月,北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。广东省水利厅指挥中心的数字孪生北江系统急速运转——4323个雨水情监测站点数据实时汇聚,832路监控视频智能捕捉河道变化。系统提前两天半发出洪水预警,并预演洪峰流量达19300立方米每秒。基于这一推演,水利部门精准调度15座水库群联合削峰,最终将洪峰压制在安全线内。这场防洪战役印证了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巨灾决策“智能中枢”的核心价值。

image.png

多源感知:构建灾害防控的数字视网膜

传统碎片化监测手段难以应对洪水、台风等巨灾的全局决策需求。现代数字孪生技术依托“空天地水工”五位一体感知体系,整合卫星遥感、无人机航摄、地面传感器等数据,形成全域覆盖的监测网络。凡拓数创在智慧水务领域的技术实践印证了这一能力:通过3000+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工厂设备震动、温湿度数据,构建三维数字工厂,对冲压设备故障的预测准确率达92%。

2025年长江经济带水域经济博览会上,凡拓数创公开展示了其AI 3D数字孪生在水务领域的创新成果。其系统以数字孪生为底座,构建覆盖供排水全过程的感知体系,集成远程抄表系统、DMA漏损管控分析系统、智慧管网GIS监测系统等子系统,为水务企业实现安全生产、节能降耗提供底层支撑。

情景推演:在虚拟战场预演万种可能

“若磁器口遭遇百年一遇洪水会怎样?”重庆防汛人员通过三维淹没推演直观发现:当嘉陵江水位达192米,洪水将淹没古镇临江商铺三层以下。这种能力标志着灾害管理从“事后应对”转向“事前模拟”。

凡拓数创为东部某沿海城市开发的数字孪生内涝预警系统,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。该系统基于高精度渲染内核构建城市建筑、街道、河流的数字模型,并集成四大功能模块:

系统总览:实时显示传感器位置与状态,精细化还原雨水管道及建筑排水系统;

内涝监测:预测全域24小时降水量,精准定位街道级内涝风险点;

内涝演示:模拟10年—100年一遇的降水强度,结合物理引擎推演地表积水和管网负荷。
该系统符合水利部“四预”(预报、预警、预演、预案)要求,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工具。在凡拓参与的某轨道交通数字孪生平台中,隧道结构变形预测模型与地质沉降算法同样实现对管片开裂、渗水的超前推演,大幅降低基础设施运维风险。

image.png

动态优化:从静态预案到实时联控

瞬息万变的灾情要求决策系统具备实时响应能力。凡拓数创在智慧水务解决方案中开发的动态联控模块,可结合气象预报与管网负荷,15分钟内生成多套防洪排涝调度方案。当某区域突降暴雨,系统自动匹配泵站启停、闸门开度及蓄滞洪区启用时序,形成最优排水路径。

极端天气频发的时代,数字孪生技术正重塑巨灾防控的底层逻辑。从北江洪水的精准削峰到沿海城市的内涝模拟,从轨道交通的病害推演到排水系统的秒级响应,虚实交互的决策模式已成为守护城市韧性的新基石。凡拓数创通过技术收购与自主研发双轮驱动,持续推动灾害管理从“经验应对”向“数据驱动”跃迁——当每一场灾难都能在数字世界先行预演,人类便多了一份抵御天灾的底气。

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
400-888-3522
微信咨询
1v1微信咨询
返回顶部